1979年6月,寧江
機床廠在《人民日報》上刊登
廣告:“直接接受國內外用戶訂貨!边@一舉動打破了計劃經濟時期買賣雙方互不見面的
銷售方式,也開啟了機床行業逐步走向市場經濟的大門。1980年,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,我國機床工業開始大量引進國外 技術,
合作生產各類數控機床。同時,通過在四大國際機床展上參展,在技術上廣泛交流合作,使得中國機床工業的技術水平快速提高。
改革開放后,整個機床工業加強了對廣大用戶和國外機床工業情況的調查、研究、分析。特別是中國機床協會于1989年開始舉辦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,以及媒體越來越多的對國內機床市場進行分析、報道,促進了我國機床行業對國內乃至國際市場需求的了解。此外,在掌握機床設計、制造、使用技術方面,通過大量引進國外 技術以及合作生產各類數控機床,不斷進行仿創結合,誕生了一批如五軸聯動控制加工中心、各種環保機床、大型、重型、高精度機床產品,使得全行業技術水平有了明顯的提升。
盡管機床有著其作為共性技術的特點,在布局、結構、傳動、控制等方面有共同點,通過互相學習,仿創結合能快速發展,然而一些高精產品的核心關鍵技術是仿制不出來的,只有依靠人才培養、加強科研,突破瓶頸,才能實現自主創新。
2006年以來, 進一步明確了機床工業的重要性、戰略性地位,發布了《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》。其后, 發改委又制定出《數控機床發展專項規劃》,要求:至2010年,數控系統自主知識產權的要占數控機床總量的75%;功能部件配套自給率60%以上;國產數控機床要占領國內市場的50%以上。在政策的正確引導與市場調節的融合不斷深化下,2007年、2009年的中國國際機床展覽會(CIMT)上,數控機床、數控系統、功能部件、刀具、測量、附件等各種新產品琳瑯滿目,特別是大型、重型、復合加工、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等許多國產自主創新產品的上市,不僅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,也引起了國際機床工業界對中國機床的重視。
然而,在這30年的發展中,仍有許多值得總結的經驗教訓。
一、對整體現狀、市場需求缺乏深入分析,缺乏全局和重點發展規劃。
長期以來,我國對機床擁有量的現狀、市場需求缺乏全面、正確的統計數字和分析,許多統計分析未能與重點數控機床技術的發展緊密配合。這不符合整體機床工業的客觀發展規律。
我國在1980年機床擁有量為283萬臺,其中粗加工車床構成比為43%,精加工磨床占10%,工藝落后的原因就在于粗加工機床多而精加工機床少。30年后的2008年,中國機床工業約有5382家企業,機床擁有量約700萬臺,(美國約240萬臺、日本約140萬臺),粗加工機床仍占40%以上,精加工機床少于10%;與國外由高效自動化機床和數控機床組成的精加工機床占比20%~30%相比,我國的精加工機床構成比依然十分落后。
二、缺乏人才、科研力量薄弱,未能掌握核心技術、依賴進口。
盡管經過改革開放30年的發展,然而行業在人才培養、科研投入上仍表現出嚴重不足。生產制造都浮于表面,如建國初期的七大綜合機床研究所,現已淪為一般性生產企業,失去了“參謀、攻堅、組織、服務”四大作用,已經發揮不出研發實力。由于研發環節薄弱,面臨許多關鍵技術瓶頸,大量高精產品依賴進口。目前,我國航天、汽車工業的 數控機床70%依賴進口。這是我們必須正視的現實。
三、主機與數控系統、功能部件、刀具之間發展不協調,缺乏緊密配合。
在改革開放30年中,數控機床的產量、消費量發展很快,產量均居 。但從產品結構上看,大部分為低、中檔產品,高精機床才剛剛起步,關鍵技術以及核心配套件長期依賴進口。
究其原因,一是對數控系統、功能部件、刀具的發展,缺乏周密規劃,與主機發展脫節。二是長期仿制國外產品,并沒有吃透其核心技術。產品質量不過硬,基礎不牢固, 產品更難以發展創新。三是嚴重缺乏技術專家以及熟練的技術工人,在產品的精度上、質量上、可靠性上,技術不過硬,配套不過關。
六十載光陰,說短不短。美國機床工業以不到60年時間超過當時居首位的英國;德國機床工業以不到60年的時間又趕超了美國;日本同樣以不到60年時間,在機床工業實力和數控機床技術上,進入 三大強國之一。
同樣也是60年,中國培育出了一個機床大國,然而,由“大”走“強”卻任重道遠!皺C床工業強,則國強”。這已成為 科技、經濟、競爭力歷史發展所充分證明。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不斷發展,對 機床的需求將越來越高。因此,要深刻認清發展規律,重視機床工業的重要性、戰略性地位,科學地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,扎扎實實地推進機床工業的發展。